English

北京西城社区为减负作好加减法

2000-06-09 来源:生活时报 潘毅 我有话说

本报讯 为中小学生减轻课业负担曾一度成为媒体和家庭里的热门话题而在社会上炒得沸沸扬扬,孩子们打心里高兴的同时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却忧心忡忡,担心孩子“业荒于嬉”。于是家长们各使“高招”,采取了学校作“减法”,家庭作“加法”,纷纷在家中给孩子办起了“小灶”,为减负后的学生“加餐”,从而使冷落多时的家教市场又火了起来。如何真正实现中小学生减负?社区应该为学生减负作些什么?北京市西城区依托社区,采取让家长先思想上“减负”,为学生“松绑”,同时利用社区内的丰富社会资源,开展孩子们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各种实践活动,使减负后的学生在玩中增长了见识,在干中学到了许多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促进了减负后学生的全面进步,家长们从心里乐了,社区真正成为了减负学生的第二课堂。

清理学生过重的书包、停办社会办学单位专为中小学生举办的文化课程的学习班,中小学生的过重学业负担明显减轻,各种内容丰富的兴趣班、自选班和活动课吸引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致与热情。学生负担减轻了,家长们的担忧和顾虑又如何解决?利用社区家长学校、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多种载体,由专家为家长作教育指导,用科学育儿的知识让家长思想先“减负”。福绥境街道社区请来心理专家,把社区家长学校办到地区各中小学家长会上,为家长们专门开设了减负科学知识讲座,现场为家长们解疑难,让“望子成龙”存有种种担忧的家长们受益匪浅。同时还利用双休日举办“青春期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对社会的感知程度”、“如何解决青少年的逆反心理”等系列科学讲座,把社区家长学校和减负教育课堂办到了居民小区,使担心减负后学生成绩下降的家长们对减负有了更深的理解。

如何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学会照顾自己关心别人,特别是减负后如何使学生的业余生活更健康、丰富、有意义,同样为广大家长和社会所关注。西城区利用首都中心城区内各种社会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参观博物馆了解历史和现代科技发展,参加公益劳动培养环保意识,开拓思路自己动手进行创新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劳动实践活动将减负后的孩子吸引到社区中来,经过社区的实践,学生们的思想、行动发生了明显变化,助人为乐的多了,爱学习的多了,创新能力普遍提高,给担心学生减负后会“业荒于嬉”的家长们吃了定心丸。丰盛街道在辖区8所中小学中开展了以“亲密家庭”为主题的“社区我们的乐园”活动,他们利用西城区劳动技能教育基地设在辖区内的教学资源,在双休日组织减负后的小学生开展自己动手学会一项劳动技能的劳动实践。在陶器、木工、手工编制等多种劳动技能实践班里,孩子们自己动手和泥、打坯,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创作劳动。他们自己动手刷洗器具、打扫卫生,为别的同学创造良好劳动实践环境,逐步养成了爱劳动的好习惯,学会了照顾自己和别人。许多孩子通过参加社区劳动技能实践,发生了明显变化,人勤快了,懂得关心别人了,知道节约了,家长们从展柜里看到仿古的雨点彩罐、新颖的木制艺术钟、木偶人和异国情调的陶艺品等琳琅满目的精美艺术品时,谁也想象不到这些精美的作品全都由充满童真的小学生亲手制作出来的,看到昔日家中管不了的“小皇帝”,通过社区劳动实践发生的可喜变化,家长们乐了,打心眼里感谢街道社区为减负后的孩子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劳动实践阵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